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展会新闻 » 展商动态 | 孵化超200家企业,总估值超百亿,这个“国字号”机构了不得

展商动态 | 孵化超200家企业,总估值超百亿,这个“国字号”机构了不得

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技术研发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现实是高科技产业依然处于全球中低端水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严峻。

原因在于,绝大部分的研发成果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受政策、体制和机制等因素限制,科技成果脱离市场,产业化渠道不畅通。

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所亟需的高效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由地方政府联合高校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瞄准科学前沿、产业共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向,在链接产业链和创新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武汉光电工研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10年来,该院持续围绕“光芯屏智”等领域开展专业孵化和产业培育,已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科创中国”产学研融通组织等多项国家级认定。目前已形成孵化超200家、总估值超百亿规模的“专精特新”企业集群。

那么,武汉光电工研院在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有哪些创新点?发挥着怎样的关键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感知芯视界对武汉光电工研院运营总监毛鑫进行专访。

人物介绍

毛鑫,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兼重庆沙坪坝智能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总经理。长期从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产业服务平台合作、企业供应链服务等科技服务工作,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独家专访  

创新体制机制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如何形容武汉光电工研院扮演的角色?面对这一问题,毛鑫用“四不像”理论进行解释,“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
虽被称为“四不像”,但该院仍旧“闯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之中“自由生长”,且不负众望。成立第二年便通过MOST知识产权组转让创下标的国内最大、个人及团队分配比例最高两个突破。
据了解,当时为了走通教育部直属院校的专利转让流程,武汉光电工研院团队梳理跨度达23年的17份文件,经过1年多努力,成功推动首个部属高校科技成果——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MOST)知识产权组以1000万元价格挂牌转化,让手握众多科研成果的科技人员群体看到了前景和希望。
毛鑫回忆当时MOST转化案例“走红”依旧印象深刻,“当时科技日报多次发文‍‍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也多次来调研这块的工作,直接推动了高校知识产权处置权、审批权、收益权的下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提供案例和修订建议”。
 图:MOST仪器亮相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他进一步强调,“持续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尤为关键。因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处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换的关键时期,只有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在我们国家集聚,去释放更多的创新活力。”
在MOST成功转化基础上,武汉光电工研院信心十足,通过总结实操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合法可行的高校知识产权转化路径。截至目前,已推动学校近200项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总价值超过3亿元。该院已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三项国家级认定,并在多地实现创新模式的异地复制。

独家专访  

10余个公共服务平台 破除成果转化“中梗阻”

有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和积累,武汉光电工研院在“顶天”的基础研究和“立地”的成果转化之间,成功搭起了桥梁,激发了一众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然而在牵线搭桥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时常相伴。毛鑫分享当时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过程中遇到的两大共性痛点。
他表示,一方面,有非常多的创新人员处在成果转化与即将转化边缘,因为规模小,很多时候代工厂“不愿做”,即使能做,仍存在工艺验证周期长问题,浪费了大量的科研时间和窗口期机会;另一方面,很多技术成果处在极其细分领域,找不到对应的平台来支撑成果转化,‍‍成为了卡住整个创新产业往上走的“瓶颈”。
这意味着,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关键要破除成果转化的“中梗阻”。因此,对于产业的共性痛点,武汉光电工研院可谓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据毛鑫介绍,为帮中小型企业“扛”过实验室到生产线最后“一公里”,该院以自筹资金建设,或者联合高校、龙头企业共建的方式,搭建具有行业中立性的公共服务平台。
其中,包括围绕集成电路领域搭建了可以提供快速封装、设计服务等的集成电路技术及产业服务中心,以及整合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些设备资源来为企业提供光电测试与加工服务平台等。目前累计服务上万人次。
然而毛鑫所在的科技服务团队同样深知,在创新链条上,不仅需要建设更多公共服务平台,还要确保这些平台不是简单给技术和市场“牵线搭桥”,要做到深度融合,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因此,为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燃眉之急”时,武汉光电工研院的理念是解决真问题,即使一片样品也生产,而且可以随时进行修改、迭代,平台从测试设备精度,到工程师团队的专业程度以及服务能力都不输芯片大厂。
目前这些公共服务平台正为破解“纸变钱”难题而日夜运转不息,点亮光电领域创新企业的飞速发展之路。一批批光电领域的初创企业在平台的支持下,通过小试中试,驶入发展快车道:拿到订单、开拓市场,其中不乏细分赛道中的隐形冠军。

独家专访  

场景驱动创新 助企业“做大做强”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成立10年,武汉光电工研院不断探索体制创新、盘活高校科技资源,产出一批高科技企业企业。
截至目前,武汉光电工研院培育企业已超200家,其中,瞪羚企业27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武汉上市后备企业3家,3551人才企业39家。
这些企业在该院人才、技术、资本、场景等多个维度的重点培育下,相比一般企业,从诞生之初即站在了高点。不仅在成果转化、产品研发上全程服务,成功后的应用落地环节,也由光电工研院“一手操办”。
没有场景的技术,注定无法结出更多果实的。毛鑫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发现很多初创企业经过4-5年的发展后基本有了立足之地,但无法再上新台阶。究其原因是企业无法做好真正的场景建立和整个产品线的选择‍‍。”
因此,面对孵化企业,武汉光电工研院着力打造场景集成和场景孵化实验室,让市场真正为企业技术“买单”。
比如,一方面通过搭建场景孵化双创培育模式,将旗下企业上千种技术、产品进行集成开发,形成全新场景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则是引入央企、上市公司等国家头部企业作为孵化器共建单位,共同探索科技与新基建场景的融合方式,助力孵化企业产品实现“二次开发”。
据毛鑫介绍,依托孵化和产品集成优势,工研院已筛选整合千余项技术,现已形成包括智慧水务、智慧城市、安全应急和智慧矿山在内的数十套场景解决方案,达成上亿元意向订单。
在采访中,毛鑫重点提到了武汉光电工研院与中国电建集团联合打造的水电站、水坝、水库等无人巡检场景。“这是一个典型案例,为了给智慧水电大坝打造无人巡检的解决方案,我们串联起了5家孵化企业8-9种产品技术,打造了一个立体的、可交付的整体‍‍解决方案。”
“这些孵化的中小企业突然活跃起来了,活力被打开了。”毛鑫评价这其中的益处在于一方面终端用户不再对一个个点状、孤立的产品无处下手,另一方面是帮助创新企业融入终端用户的产品需求,尽可能找到可被推广、复制的市场机会,促进技术在场景中真正落地。
当下,在国家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如何对应用场景进行引导和培育至关重要。毛鑫建议,新型研发机构为创新企业发展搭平台、聚资源,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需要政府持续释放城市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场景示范工程等工作措施,促进新技术在场景中的应用,以达到新技术向新经济转化。

独家专访  

结语

10年时间的运营,武汉光电工研院把“四不像”的新型研发机构变成了“四是”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也是新型研发平台,同时还是产业促进平台,更是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我们当时的信念是,不能仅仅只做好,只去做姿势最顺的一个事情。”因此,从完成知识产权转让的1.0到迅速切入帮助企业融入产业链的2.0,再到现在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和充分国际化的3.0,武汉光电工研院完成了一次次化茧成蝶般的蜕变。